本书是《兴盛与危机》的续篇。作者在兴盛一书中提出中国封建社会存在“超稳定结构”概念后,在本书中继续探讨1840—1956年一百多年间中国社会宏观结构变迁。本书继续保持了作者一贯的观点新颖并富挑战性的写作风格,试图超越西方学术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解释。作者用大量史料证明,传统深层结构如何左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其实是超稳定结构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行为模式。本书文字通俗易懂,表达流畅,清晰地勾划出社会变迁的主线,并继续用超稳定结构的研究范式来考察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书中附有百余统计图表,继续沿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历史分析工具,使得本书至今仍具有极高的学术阅读和参考价值。
暂无作者简介
书与人生
——写在《兴盛与危机》(增订本)、《开放中的变迁》再版之际 / 1
第一版序 / 1
导言:寻找历史之路 / 1
第一章超稳定系统的两种行为模式 /
11对新历史观的渴求 /
12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统一观 /
13中国社会的独特组织方式 /
14一体化结构和王朝周期性更替 /
15西方冲击下的行为模式 /
16各章内容简介 /
第二章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 /
21对西方冲击反应的迟钝 /
22太平天国大动乱的历史功能 /
23“官办现代化”的开始及其局限 /
24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
25甲午之战:中国大惊醒 /
26意识形态危机的类型和阶段 /
27从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 /
第三章一体化结构解体的逻辑 /
31王权衰落与地方主义 /
32清末新政:旧体制的自我摧毁 /
33绅士城市化和新知识分子 /
34长期趋势:宗法家族的解体 /
35城市兴起与绅商资本主义 /
36辛亥革命:绅权与王权的对抗 /
第四章社会整合危机 /
41共和国幻象 /
42民主政治为什么失败? /
43行政现代化的困难 /
44洪宪帝制流产和军阀失控 /
45军绅合流与农村的破坏 /
第五章意识形态更替机制 /
51新文化运动的三个前提 /
52批判绅权 /
53走出传统角色的新知识分子群体 /
54突破伦理中心主义 /
55“整体性反传统主义” /
56在“科学”、“民主”、“白话文”运动背后 /
57启蒙的异化 /
58逆反价值与传统结合 /
59三民主义和马列主义 /
第六章中国社会的重建 /
61开放条件下的社会整合 /
62列宁式政党的功能 /
63党军和北伐 /
64工农大革命:新意识形态的传播 /
65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
第七章国民党及其脆弱的统一 /
71三民主义向传统的回归 /
72金字塔的倒砌:国民党政治结构 /
73内忧外患下的“黄金十年” /
74八年抗战和过度动员 /
75泥足巨人的末路 /
第八章中国共产党的兴起 /
81共产革命怎样与中国农村关联 /
82贫农经济与农村建党 /
83马列主义儒家化 /
84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圣王” /
85干部队伍大扩张 /
86逐鹿中原城乡决战 /
第九章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
91超级官僚社会的确立 /
92利用农业积累实现工业化 /
93商品粮短缺和“统购统销” /
94城乡隔离和农业合作化 /
95市场的萎缩 /
96政治经济一体化:放弃新民主主义 /
第十章大历史观 /
101解除魔咒 /
102一体化结构的束缚 /
103超稳定系统应付外来冲击的模型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暂无购买建议
1989年8月盛夏,我们开始写作本书时已经考虑到研究和写作的艰辛了,但依然没有料到要拖到今天——1993年8月——书稿才能付印。又是一个盛夏,我们办公室窗外的青竹、门口池中的锦鲤,同四年前一样充满勃勃生机,时光却在我们埋头写作中不知不觉流逝过去。写作期间,几度春秋,数易其稿。完成这本书成为我们这几年生活的一个目标,它像隐蔽在浓雾中的一座高山,吸引着我们,令我们备尝攀山时的兴奋、疲劳,失去方向时的困惑、沮丧。今天,在我们接近目的地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喜悦,同时又有告别一个老朋友般的空虚和惆怅。
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存在表达的困难。困难不仅在于如何更准确、更概括地阐述内容,而且还在于必须照顾到一般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的不同要求。为了便于阅读,本书各章均由正文和批注两部分组成:正文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勾勒出论述主线:批注在正文中用〔〕标出,是讨论细节或引申出来的学术问题,有关文字叙述则放在各章正文以后。本书吸收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我们近代中国社会宏观变迁论点的证据和细节。这些成果多以简明的图表收入各章正文和批注。因此,本书附录中除了索引和参考文献之外,还列出全书百余个图表的目录。
任何一本书的写作,总包含着比文字所能表达的更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是人追求真理、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体验和经历,也包含着支持这种探索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如果没有香港中文大学为我们提供稳定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研究条件,我们在四年中要完成这本书的研究和写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还要感谢香港“大学及理工资助委员会”(UPGC)资助本书的打印和研究助手费用。朱英先生曾校订过本书的前四章;庆源先生认真地查核了全书引用的材料、通校全书,大大加快了本书的后期工作;李洁儿小姐近一年多来不厌其烦地录入我们写作过程中不断修改的文稿;张素芬小姐制作了本书封面;孙立川先生做了部分编校;吴江波先生安排本书制作出版;郑会欣先生作了最后的编辑工作。在此,我们谨向他们各位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张玉法先生和陈方正先生。今年5月,我们征得张玉法先生同意,将本书初校寄到台湾,7月下旬就收到张先生的回函。张先生在百忙中通读了三十余万字的书稿,并在史实和编辑两方面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在定稿时采纳了这些意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陈方正先生,作为我们的好友,四年来一直关心我们的研究、写作以及本书的出版。特别是在书稿初校出来后,方正兄每周细读一章,校样上随处可见方正兄批阅的文字和勾勾画画的痕迹。大到各章各节的论点,小到文字叙述表达、标点符号使用,方正兄都认真提出具体意见,然后与我们逐章讨论,无疑对提高全书质量大有裨益。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海外出书前就征求专家和友人意见。可以说,这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难忘的经验。
金观涛刘青峰
1993年8月20日于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