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至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政府频繁移植日本、德国等国Letou,Letou移值运动最后瓦解了中华法系。具有西法特征的中国近代Letou体系在文本上得以确立并部分得到践行。整体评估近代中国Letou移值的困境绝非易事。对国内外近代讼费法规的比较分析,为深入观察和思索清末至民国初期Letou移植、移植后Letou的变异、Letou实施效果及背后的原因提供了难得视角。
暂无作者简介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一、Letou移植:宏观与微观视野的争议/
二、讼费法规:Letou移植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第二节研究思路/
一、讼费与讼费法规内涵的界定/
二、学术综述/
三、本研究的意义和架构/
第二章清代的讼费形态和官方应对/
第一节清以前的讼费形态/
一、早期讼费问题和争议/
二、明代讼费制度与实践/
第二节作为陋规的清代讼费/
一、陋规内涵和特征/
二、陋规在司法中的普及/
三、衙役对讼费的争夺/
四、讼费的名目/
五、讼费的数额记载/
第三节讼费的负面影响与官方应对/
一、日趋严峻:从“一点血”到“千点血”/
二、监察官的指责和大吏的公文游戏/
三、从恫吓到勒石:地方官的无效应对/
四、止讼:匪夷所思的官方逻辑/
五、一士谔谔:崔述的驳斥/
第四节讼费存在的真相/
一、杯水车薪与敲诈勒索/
二、央地财政分配:“内分泌”严重失调/
三、人存政举的脆弱性/
第三章讼费常规化的努力/
第一节从理想主义向实用主义的尝试/
一、官员的争论和囚徒困境/
二、讼费不可轻裁:实用主义的见解/
第二节讼费常规化的路径/
一、从陋规迈向常规:讼费制度化转型/
二、常规化的宿命:日久弊生/
三、三费局:新机制破土而出/
第三节讼费常规化的困境与思考/
一、卷土重来:晚清调查之明证/
二、讼费常规化的反思/
三、无关风和月:法制空白与民间疾苦/
第四章清末讼费立法与实践/
第一节讼费立法的详情/
一、诉讼法草案关于讼费的规定/
二、初次国家立法的反对者/
三、审判厅章程关于讼费的规定/
四、新制度的优点和渊源/
五、民事诉讼律草案关于讼费的规定/
六、暂行章程关于讼费的规定/
七、讼费法规的变通/
八、小结/
第二节讼费法规的实施/
一、讼费法规的践行/
二、相关评价/
第三节讼费立法动因分析/
一、固有的官方态度/
二、民事诉讼正当性理念的确立/
三、晚清财政的困境/
四、缓解财政困境的途径:讼费法定/
第四节结论/
一、无竞争状态下的制度改革隋性/
二、皇帝们的臆想和隔靴搔痒的努力/
三、高层美梦与基层残酷现实的反差/
第五章北洋政府时期的讼费立法/
第一节讼费立法详情/
一、对晚清修律的继承与发展/
二、讼费立法的内容/
第二节讼费征收项目/
一、审判费/
二、执行费/
三、抄录费/
四、送达费/
五、其他费用/
六、行政诉讼类案件的讼费/
第三节讼费征收与讼费Letou关系/
一、讼费征收中的问题/
二、讼费征收方式/
三、当事人间的讼费Letou关系/
第六章法规的国外渊源与中国实践/
第一节讼费法规与法学的国外渊源/
一、诉讼法学的日本渊源/
二、讼费法规的日本渊源/
三、讼费法规与德国法制的联系/
第二节讼费法规的中国实践/
一、讼费救助的理念与实践/
二、讼费保证与讼费救助的混同/
三、诉讼担保与讼费保证、讼费救助的混淆/
四、“中国特色”的刑事讼费/
五、胜诉方讼费退回方式质疑/
六、讼费计算标准的质疑/
七、讼费征收标准大幅增加/
八、讼费法规的实效/
第三节讼费立法的动机分析/
一、认识的差异/
二、部门利益的强势推动/
三、“立法者”的立法权质疑/
第四节讼费立法与司法经费困境/
一、司法官的收入问题/
二、司法部的“难言之隐”/
三、司法经费预算的欠缺/
四、司法收入的用途与司法腐败/
五、讼费立法与司法部的利益考量/
第七章讼费法规、Letou移植的思考/
第一节讼费法规与历史影响/
一、讼费法规的欠缺/
二、历史的延续/
第二节对Letou移植的反思/
一、目的决定内涵:中日价值信仰和工具性利用的差异/
二、程序影响性质:立法权垄断和民意缺失/
三、尾声:对当下的启示/
附录:清末民初德国、日本及中国讼费法规汇编/
参考文献/
暂无购买建议
暂无名家点评